莊先生今年52歲,來診所看診時,是拖著疲憊的狀態進到診間,他細說,這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,失眠、心悸、頭暈的問題很頻繁的發生,曾向公司請假去做一般的健康檢查,拿到報告時,本以為上面滿滿都是紅字,沒想到看到報告的瞬間,居然都在正常值,唯獨只有BMI數據是中度肥胖,既然數據呈現都正常範圍,三餐也正常,平常也有簡單做一些運動,但是為什麼心臟不由自主亂跳,失眠狀況卻越來越嚴重呢?
經過問診後發現,原因是莊先生的生活作息與工作型態間接造成失眠與心悸。
莊先生是一位程式設計師,這樣的族群有一個特色,夜深人靜的時候,撰寫程式的靈感才會慢慢浮現出來,由於長期日夜顛倒,以及趕案子的壓力下,這些因素湊在一起,變成一種慢性疲勞,當這樣的疲勞超出身體所能耐受的極限,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就會一一浮現出來。
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非常多,其中失眠與頭暈是最常見的症狀,尤其頭暈一來,那種天旋地轉的狀況,好比連續坐100趟雲霄飛車,下車時整個世界都在旋轉,到一般耳鼻喉科診所大多是拿取止暈藥幫助減輕症狀,但是有時有效,有時怎麼吃都無效,更甚者,患者會以為腦袋長了不好的東西,去做了電腦斷層掃描,相關報告知腦袋中又沒有長不好的東西,週而復始下,會對這樣暈眩更加束手無策。
而自律神經的檢測可以帶給醫師什麼資訊呢?
聽了莊先生的口述與健康檢查報告的數據後,便安排在診所中立即做自律神經的檢查,根據診所看診經驗,頭暈如果不是「內耳不平衡」、「梅尼爾氏症」或是「耳石脫落症」造成的,有極大可能性是因為神經傳導出了問題,這個是無法透過吃止暈藥有效緩解的。
約莫5-10分鐘後,檢查報告出爐,從數據上,就知道莊先生的問題並不是出現在耳朵或是腦部
而是自律神經已經開始提前老化並伴隨nn間距標準差(SDNN)功能異常
其中自律神經老化,會出現的症狀大約有易產生焦慮、頭痛、耳鳴、心悸等症狀,甚至引發心律不整、偏頭痛、尋痲疹等疾病,進而加速器官的老化;而數據中nn間距標準差(SDNN)異常,會與潛在心率變異性(HRV)有著高度正相關,換句話說,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骨質疏鬆症、關節炎、阿茲海默症和牙周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潛在隱憂。
從以上科學檢查數據便可以清楚知道自身神經傳導的問題,而醫師再透過實際診脈與數據相互印證,便可以直接切入重點穴位來做治療,在診所我們稱之「耳針療法」,診所醫師皆受過自律神經針灸穴位的訓練,對於改善失眠、心悸、頭暈等問題有顯著成效。
一次「耳針療法」療程時間約40-50分鐘,施作完畢後,數據又會產生什麼變化呢?
針灸是否如同外界所說,效果慢,時間長呢?